一、适应症
胆碱酯酶抑制剂适用于轻到中度老年性痴呆,2007年美国“神经病学杂志”发表文章称安理中对重度老年性痴呆也有效。
二、作用机制
胆碱酯酶抑制剂能抑制脑子胆碱能神经细胞突触前膜和后膜间突触裂隙处的
胆碱酯酶,延缓乙酰胆碱降解,增加可用的乙酰胆碱含量,刺激、提高尚存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它的疗效比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好。
三、疗效
1.有效率和有效期。临床试验证明:40%-50%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有效(ADAS-cog好转4分),20%有显效(ADAS-cog好转7分,相当于逆转自然病程和认知功能一年以上)。能改善患者的总体效果、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效者无论是认知还是非认知功能方面,治疗效果均能维持在基础水平以上12~18个月,一般稳定9个月以上。
2.能改善多种功能。(1)认知功能: ADAS-cog可改善3-7分。(2)非认知功能:减轻淡漠和视幻觉等精神症状。认知和非认知功能改善不一定相互平行。(3)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3.可能对其他型痴呆也有效。如:Lewy体痴呆患者的严重痴杲和精神、行为异常
此类药物的用途越广,它们的特异性改变其病程的可能性就越小。迄今尚无证据证明这些药物能改变疾病的病程。
四、存在的问题
1.对每一个具体老年性痴呆病例而言,现在还很难预言哪种药物最有效,也未发现有能用来预言具体病例疗效的可靠生物学,即实验室指标,若要判定每个具体病例的临床疗效,一般需观察2~4个月。三种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和(胃道等)副作用基本相似。
2.现在还不太清楚,当用一种胆碱酯抑制药物无效时,改用其他胆碱酯酶抑制药物是否会有效。
3.当已用了一段时期胆碱酯酶抑制药物无效时,也难以判定继续用它治疗是否还会有效和到何时才能判定应该停用此药。
4.目前尚不清楚何时需要加用其他药物治疗?例如维生素E虽安全,但其治疗效果、剂量和长期使用的副作用等都有待研究。
五,用于临床的必备条件
胆碱酯酶抑制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更好地用于临床
1.要有良好的客观评价指标。
2.应该由患者及其照料者参与解释和讨论其期望的效果。
3.应避免一开始就用大剂量,而应逐渐增加到期望的推荐剂量,以减少对同肠道等的副作用,服药第一个月末评估一次,以后每3个月评估一次,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4.随诊时应注意与胆碱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其他用药情况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应激等。
六、安全性和副作用
胆碱酯酶抑制剂一般使用方便,通常为每日1或2次,且长期应用安全,除10%~20%患者在开始时就有恶心和轻度胃肠道症状外,其他副作用相对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