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Alzheimer’s Disease CAAD)于2015年4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顾方舟教授、上海药物研究所唐希灿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盛树力教授、卫生部北京医院许贤豪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研究院王军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虹峥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院士联名倡议成立。这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全国性的阿尔茨海默病科技法人团体,经民政部直批成立。协会前身是中国科协国际部下属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简称“中委会”,为国际部所属12个中国委员会之一)。协会现任理事长是留美归国学者,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研究院顾问教授王军博士,常务理事由13名业内著名专家组成。目前协会中高级个人会员3000名以上,单位会员20个。 协会主办期刊为《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于2017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立。是全国一级学术刊物,属于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维普数据库收录期刊,现正在被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协会现设有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药专业分会、临床专业分会,影像专业分会,AI技术应用专业分会、生物标志物应用专业分会、认知康复专业分会。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的三大任务是: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及老年期痴呆的认知度;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帮助患者和患者家属解决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的工作愿景是:为让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可防可治的疾病努力。 协会由全国有关的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热心老年期痴呆及相关疾病工作的社会工作者、社区人员、志愿者、患者家属和群众所组成,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协会提交的送中央书记处“加大科研投入,完善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工作”的专项报告,及在人民日报内部刊发的报告《内参》,受到中央领导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协会呈送国务院的《中国应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战略计划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重视及批示。2023年呈送《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与防控策略》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及批示。2024年呈送《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指南》、《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南》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居家筛查专家共识》。向国家人力资源及社保部报送的建立“失智老人照护师”职业申请,被批准进入国家职业大典。协会组织的系列“全国失智老人照护师种子选手技术培训”培训了百名工作在照护一线的技术人员,受到广大养老机构、社区、家属的一致好评。举办的“全国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照护论文大赛”,吸引了全国各省市的照护者、家属、及轻度患者的积极参与,设置的优秀照护论文奖得到各省市民政部门、卫计委的大力支持。协会接受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托的执行项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标准名词(中英文)审定”,标注了1500条专业名词,由国家名词委在2019年颁布出版,并已经在全国统一使用。 协会每年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历年召开的“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是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领域聚焦高水平,高层次,权威性,参与人群最广泛的重要大型学术盛会。中央电视台、中国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30家各大报社及新闻媒体为大会做报道,2023年,线上浏览量超过1000万余人次。每年在全国20余省市自治区举办科技周和科普日宣教活动,千万老人和社区群众受益,促进了失智老人服务的社会化。协会加入“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国家行动计划联盟(WW-ADNI)”,同时,在涉及该病的诊断、治疗、照护方面即时获得最新的科学进展信息。以此为基础,协会在全国组织开展了系列“全国阿尔茨海默早期诊断及干预培训会”普及最新专业技术,提升专业技能。 经中国科协批准,协会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表彰了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领域有重大贡献的7位科学人物,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女士亲自为7位科学家颁奖。2024年,协会向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六位同志,陈可冀、唐希灿、王军、徐群渊、李坤成、王虹峥颁发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终身成就奖”。
|